跳到主要内容

22

俱存品第八 出世间论

说出世间之义。

何等之法是出世间?

乃四念住、四正勤、四神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觉支、八[圣]道支、四圣道、四沙门果及涅槃。此等之法是出世间。

出世间者,依何义是出世间?

度世间故是出世间,由世间渡故是出世间,由世间而渡故是出世间,由渡出世间故是出世间,超世间故是出世间,超越世间故是出世间,已超越世间故是出世间,于世间是过大故是出世间,度世间边故是出世间,由世间出离故是出世间,由世间而出离故是出世间,由世间出而出离故是出世间,由世间已出离故是出世间,由世间出而已出离故出世间,不住于世间故是出世间,于世间不住故是出世间,于世间不被染故是出世间,依世间而不被染故是出世间,于世间不被杂染故是出世间,依世间不被杂染故是出世间,于世间不被随染故是出世间,依世间不被随染故是出世间,于世间离脱故是出世间,与世间离脱故是出世间,由世间离脱故是出世间,由世间而离脱故是出世间,由世间出而离脱故是出世间,于世间离系故是出世间,与世间离系故是出世间,由世间而离系故是出世间,由世间出而离系故是出世间。世间为净故是出世间,由世间而净故是出世间,由世间出而净故是出世间,由世间清净故是出世间,由世间出而清净故是出世间,由世间出故是出世间,由世间而出故是出世间,由世间出而出故是出世间,由世间退转故是出世间,由世间而退转故是出世间,由世间出而退转故是出世间,于世间不被着故是出世间,于世间不被执故是出世间,于世间不被转故是出世间,断世间故是出世间,已断世间故是出世间,止灭世间故是出世间,已止灭世间故是出世间,世间之过去故是出世间,世间之不到故是出世间,世间之非境故是出世间,世间之不共故是出世间,吐世间故是出世间,不吞1世间故是出世间,断世间故是出世间,不取世间故是出世间,远离世间故是出世间,不近依世间故是出世间,离薰世间故是出世间,不遍薰世间故是出世间,胜超世间而住故是出世间。

注1 「吞」底本、暹罗本皆作Paccagamanti改正为Paccacamanti。

俱存品第九 力论

罗列说明力之种种名目。

舍卫国因缘

诸比丘!如是有五力。以何为五?乃信力、精进力、念力、定力、慧力。诸比丘!有如是五力。

复次,有六十八力。[谓]信力、精进力、念力、定力、慧力、惭力、愧力、择力、修习力、无呵责力、摄力、忍力、施设力、审虑力1、自在力、摄持力、寂止力、正观力、十有学力、十无学力、十漏尽力、十神通力、十如来力。

如何是信力?于不信不动故是信力,依持俱生之法义是信力,依永断烦恼义是信力,依通达初净之义是信力,依心之摄持义是信力,依心之清净义是信力,依殊胜证得之义是信力,依上通达之义是信力,依[四]谛现观之义是信力,依令住于灭之义是信力。如是是信力。

如何是精进力?于掉举不动故是精进力,依持俱生之法义是精进力,依永断烦恼义是精进力,依通达初净之义是精进力,依心之摄持之义是精进力,依心之清净义是精进力,依殊胜证得义是精进力,依上通达之义是精进力,依[四]谛现观之义是精进力,依令住于灭之义是精进力。如是是精进力。

如何是念力?于放逸不动故是念力,依持俱生法之义是念力……乃至……依令住于灭之义是念力。如是是念力。

如何是定力?于掉举不动故是定力,依持俱生法之义是念力……乃至……依令住于灭之义是定力。如是是定力。

如何是慧力?于无明不动故是慧力,依持俱生法之义是慧力……乃至……依令住于灭之义是慧力。如是是慧力。

如何是惭力?依出离而惭欲欲故是惭力,依无瞋而惭瞋故是惭力,依光明想而惭惛眠故是惭力,依无散乱而惭掉举故是惭力,依法决定而惭疑故是惭力,依智而惭无明故是惭力,依胜喜而惭不欣喜故是惭力,依初静虑惭[五]盖故是惭力……乃至……依阿罗汉道而惭一切烦恼故是惭力。如是是惭力。

如何是愧力?依出离而愧欲欲故是愧力,依无瞋而愧瞋故是愧力,依光明想而愧惛眠故是愧力,依无散乱而愧掉举故是愧力,依法决定而愧疑故是愧力,依智而愧无明故是愧力,依胜喜而愧不欣喜故是愧力,依静虑而愧[五]盖故是愧力……乃至……依阿罗汉道而愧一切烦恼故是愧力。如是是愧力。

如何是择力?依出离而简择欲欲故是择力,依无瞋而简择瞋故是择力,依光明想而简择惛眠故是择力,依无散乱而简择掉举故是择力,依法决定而简择疑故是择力,依智而简择无明故是择力,依胜喜而简择不欣喜故是择力,依初静虑而简择[五]盖故是择力……乃至……依阿罗汉道而简择一切烦恼故是择力。如是是择力。

如何是修习力?断欲欲修习出离故是修习力,断瞋修习无瞋故是修习力,断惛眠修习光明想故是修习力,断掉举修习无散乱故是修习力,断疑修习法决定故是修习力,断无明修习智故是修习力,断不欣喜修习胜喜故是修习力,断[五]盖修习初静虑故是修习力……乃至……断一切烦恼修习阿罗汉道故是修习力。如是是修习力2。

如何是无呵责力?若已断欲欲于出离必无呵责故是无呵责力,若已断瞋于无瞋必无呵责故是无呵责力,若已断惛眠于光明想必无呵责故是无呵责力,若已断掉举于无散乱必无呵责故是无呵责力,若已断疑于法决定必无呵责故是无呵责力,若已断无明于智必无呵责故是无呵责力,若已断不欣喜于胜喜必无呵责故是无呵责力,若已断[五]盖于初静虑必无呵责故是无呵责力……乃至……若已断一切烦恼于阿罗汉道必无呵责故是无呵责力。如是是无呵责力。

如何是摄力?依出离之力断欲欲以摄心故是摄力,依无瞋之力以断瞋而摄心故是摄力……乃至……依阿罗汉道之力以断一切烦恼而摄心故是摄力。如是是摄力。

如何是忍力?若已断欲欲出离是忍故是忍力,若已断瞋无瞋是忍故是忍力,若已断惛眠光明想是忍故是忍力,若已断掉举无散乱是忍故是忍力,若已断疑法决定是忍故是忍力,若已断不欣喜胜喜是忍故是忍力,若已断[五]盖初静虑是忍故是忍力。……乃至……若已断一切烦恼阿罗汉道是忍故是忍力。如是是忍力。

如何是施设力?依出离之力断欲欲施设心故是施设力,依无瞋之力断瞋施设心故是施设力,依光明想之力断惛眠施设心故是施设力……乃至……依阿罗汉道之力断一切烦恼施设心故是施设力。如是是施设力。

如何是审虑力?依出离之力断欲欲令心审虑故是审虑力,依无瞋之力断瞋令心审虑故是审虑力。依光明想之力断惛眠令心审虑故是审虑力……乃至……依阿罗汉道之力断一切烦恼令心审虑故是审虑力。如是是审虑力。

如何是自在力?依出离之力断欲欲制心故是自在力,依无瞋之力断瞋制心故是自在力,依光明想之力断惛眠制心故是自在力……乃至……依阿罗汉道断一切烦恼制心故是自在力。如是是自在力。

如何是摄持力?依出离之力断欲欲摄持心故是摄持力,依无瞋之力断瞋摄持心故是摄持力,依光明想之力断惛眠摄持心故是摄持力……乃至……依阿罗汉道之力断一切烦恼摄持心故是摄持力。如是是摄持力。

如何是寂止力?依出离之力心一境性无散乱是寂止力,依无瞋之力心一境性无散乱是寂止力,依光明想之力心一境性无散乱是寂止力……乃至……依入息之力观定弃心一境性无散乱是寂止力,依出息之力观定弃心一境性无散乱是寂止力。

寂止力者,是依何义是寂止力?

依初静虑于[五]盖不动故是寂止力,依第二静虑于寻伺不动故是寂止力,依第三静虑于喜不动故是寂止力,依第四静虑于乐苦不动故是寂止力,依虚空无边处定于色想、瞋想、种种想不动故是寂止力,依识无边处定于虚空无边处想不动故是寂止力,依无所有处定于识无边处想不动故是寂止力,依非想非非想处定于无所有处定不动故是寂止力,于掉举与掉举俱行之诸烦恼与诸蕴不动、不震、不涌故是寂止力。如是是寂止力。

如何是正观力?无常观是正观力,苦观是正观力……乃至……定弃观是正观力。色之无常观是正观力,色之苦观是正观力……乃至……色之定弃观是正观力。受之……乃至……想之[……]行之[……]识之[……]眼之……乃至……老死之无常观是正观力,老死之苦观是正观力……乃至……老死之定弃观是正观力。

正观力者,是依何义而为正观力。

依无常观于常想不动故是正观力,依苦观于乐想不动故是正观力,依无我观于我想不动故是正观力,依厌恶观于欢喜不动故是正观力,依离贪观于贪不动故是正观力,依灭尽观于集不动故是正观力,依定弃观于执取不动故是正观力,于无明与无明俱行之诸烦恼与诸蕴不动、不震、不涌故是正观力。如是是正观力。

如何是十有学力、十无学力?

学正见是有学力,于此学已是无学力,学正思惟是有学力,于此学已是无学力,正语……乃至……正业[……]正命[……]正精进[……]正念[……]正定[……]正智……乃至……学正解脱是有学力,于此已学是无学力。如是为十有学力、十无学力。

如何是十漏尽力?

于此处漏尽比丘由无常而为如实正知善见一切诸行。漏尽比丘之由无常而如实正知善见一切诸行者,此是漏尽比丘之力,因此之力漏尽比丘认诸漏之尽,“我之诸漏已尽。”

复次,漏尽比丘如实正知善见诸欲如火炕。漏尽比丘之如实正知善见诸欲如火炕者,此是漏尽比丘之力,因此之力漏尽比丘认诸漏之尽,“我之诸漏已尽。”

复次,漏尽比丘之心随顺3于离、趣向4于离、临入5于离、住于离、欣求出离,由一切漏住之诸法而离。漏尽比丘之心随顺于离、趣向于离、临入于离、住于离、欣求出离,由一切漏住之诸法而离者,此是漏尽比丘之力,因此之力漏尽比丘认诸漏之尽,“我之诸漏已尽。”

复次,漏尽比丘修习善修习四念住。漏尽比丘令修习善修习四念住者,此是漏尽比丘之力,因此之力漏尽比丘认诸漏之尽,“我之诸漏已尽。”

复次,漏尽比丘修习善修习四正勤……乃至……修习善修习四神足[……]修习善修习五根[……]修习善修习五力[……]修习善修习七觉支……乃至……修习善修习八圣道支,漏尽比丘修习善修习八圣道支此是漏尽比丘之力,因此之力漏尽比丘认诸漏之尽,“我之诸漏已尽。”

如是是十漏尽力。

一〇

如何是十神通力?

依神通之义摄持神通、神变神通、意所成神通、智遍满神通、定遍满神通、圣神通、业异熟生神通、有福神通、明所成6神通,[及]随处之正加行缘神通之义是神通。如是是十神通力。

一一

如何是十如来力?

于此处如来如实了知处依处,以非处依非处。如来如实了知以处依处,以非处依非处者,此是如来之如来力,由此之力如来实认胜遍处7,于众会作狮子吼转梵轮。

复次,如来如实了知过去、未来、现在、业、受、处、因、异熟。如来如实了知过去、未来、现在、业、受、处、因、异熟者,此是如来之如来力,因此之力如来实认胜群处,于众会作狮子吼转梵轮。

复次,如来如实了知遍行趣。如来如实了知遍行趣者,此为如来之如来力,因此之力如来实认胜群处,于众会作狮子吼转梵轮。

复次,如来如实了知非一界种种界世间。如来如实了知非一界种种界世间者,此是如来之如来力……乃至……转梵轮。

复次,如来如实了知有情之种种胜解。如来如实了知有情之种种胜解者,此是如来之……乃至……转梵轮。

复次,如来如实了知他有情、他人之根上下。如来如实了知他有情、他人之根上下者,此是如来之……乃至……转梵轮。

复次,如来如实了知静虑解脱三摩地三摩钵底之杂染、清净、出离。如来如实了知静虑解脱三摩地三摩钵底之杂染、清净、出离者,此是如来之……乃至……转梵轮。

复次,如来随念非一之宿住,谓一生、二生……乃至……具状貌、处所而随念非一8之宿住。如来随念非一之宿住,谓一生、二生……乃至……此是如来之……乃至……转梵轮。

复次,如来以清净超人之天眼,见诸有情之死生。如来以清净超人之天眼……乃至……此是如来之……乃至……转梵轮。

复次,如来于现法、自证知、现证具足诸漏尽无漏之心解脱、慧解脱而住。如来于现法、自证知、现证具足诸漏尽无漏之心解脱、慧解脱而住者,此是如来之如来力,因此之力如来实认胜群处,于众会作狮子吼转梵轮。

如是是十如来力。

一二

依何义为信力?依何义为精进力?依何义为念力?依何义为定力?依何义为慧力?依何义为惭力?依何义为愧力?依何义为择力?[……]依何义为如来力?

于不信依不动之义是信力。于懈怠依不动之义是精进力。于放逸依不动之义是念力。于掉举依不动之义是定力。于无明依不动之义是慧力。惭恶不善法故是惭力。愧恶不善法故是愧力,依智而简择烦恼故是择力。于此处所生诸法为一味故是修习力。于此处必无呵责故是无呵责力。依此而摄心故是摄力。此彼之忍故是忍力。依此而施设心故是施设力。依此心而令审虑故是审虑力。依此制心故是自在力。依此摄持心故是摄持力。依此心一境故是寂止力。于此处随观生诸法故是正观力。于此而学习故是有学力。于此已学故是无学力。依此而断诸漏故是漏尽力。于此有神通故是神通力。依无可量之义是如来力。

注1 审虑力 底本作nijjhanti应采用暹罗本之nijjhatti。

2 此之一句底本脱落。

3 随顺(ninna)Mvyut,30,3及参照注记。

4 趣向(pona)Mvyut,30,4参照。

5 临入(pabbhara)Mvyut,30,4参照。

6 明所成 底本虽为vijamaya乃为vijjamaya之误植。

7 胜遍处(asabham thanam)Mvyut,245,716参照。

8 非一底本之anekavidita乃为anekavihita 之误植。

俱存品第十 空论

罗列说明空之种种名目。

如是我闻。一时,世尊在舍卫国祗树林给孤独园。尔时,具寿庆喜诣世尊之前,诣已,敬礼世尊坐于一面。坐于一面时,庆喜白世尊曰:“世尊!有言‘世间是空,世间是空’。世尊!如何言‘世间是空’耶?”

庆喜!我、我所是空故,言“世间是空”。庆喜!我、我所是空者何耶?庆喜!于眼我、我所亦是空,于色我、我所亦是空,于眼识我、我所亦是空,于眼触我、我所亦是空,眼触所缘而生所受之乐、苦、不苦不乐,我、我所亦是空。耳……[乃至]……声……[乃至]……鼻……[乃至]……香……[乃至]……舌……[乃至]……味……[乃至]……身……[乃至]……所触……[乃至]……于诸法,我、我所亦空,于意我、我所亦空,于意识我、我所亦是空。于意触我、我所亦空,意触所缘而生所受之乐、苦、不苦不乐,我、我所亦是空。庆喜!我、我所是空,故言“世间是空。”

空空、行空、坏空、最上空、相空、消除空、定空、断空、止灭空、出离空、内空、外空、俱空、同分空、异分空、寻求空、摄受空、获得空、通达空、一性空、异性空、忍空、摄持空、深解空及正知者之流转永尽一切空性中之胜义空。

如何是空空?

于眼我、我所、常、坚固、恒、不易法是空,于耳……[乃至]……于鼻[……]于舌[……]于身[……]于意我、我所、常、坚固、恒、不易法亦是空。如是是为空空。

如何是行空?

于行有三,是福行、非福行、不动行。于福行非福行、不动行是空,于非福行福行、不动行是空,于不动行福行、非福行是空。此是三行。

于其他有三行,是身行、语行、心行。于身行语行、心行是空,于语行身行、心行是空,于心行身行、语行是空。此是三行。

于其他有三行,是过去行、未来行、现在行。于过去行未来行、现在行是空,于未来行过去行、现在行是空,于现在行过去行、未来行是空。此是三行。如是是行空。

如何是坏空?

于所生之色自性是空,已灭之色是已坏而空。于所生之受自性是空,已灭之受是已坏而空,所生之想1[……]所生之行[……]所生之识[……]所生之眼……[乃至]……于所生之有自性是空,已灭之有是已坏而空。此是坏空。

如何最上空?

此句是最上,此句是最胜,此句是殊胜,谓一切行之寂止,一切取之定弃,渴爱之灭尽、离欲、灭、涅槃。此是最上空。

如何是相空?

于相有二,是愚相与贤相。于愚相贤相是空,于贤相愚相是空。于相有三,生相、灭相、住异相。于生相灭相、住异相是空,于灭相生相、住异相是空,于住异相生相、灭相是空。于色之生相灭相、住异相是空,于色之灭相生相、住异相是空,于色之住异相生相、灭相是空。于受之[……]想之[……]行之[……]识之[……]眼之[……]乃至……于老死之生相灭相、住异相是空,于老死之灭相生相、住异相是空,于老死之住异相生相、灭相是空。此是相空。

如何是消除空?

依出离而欲欲被消除是空,依无瞋而瞋被消除是空,依光明想而惛眠被消除是空,依无散乱而掉举被消除是空,依法决定而疑被消除是空,依智而无明被消除是空,依胜喜而不欣喜被消除是空,依初静虑而[五]盖被消除是空……乃至……依阿罗汉道而一切烦恼被消除是空。此是消除空。

如何是定空?

依出离而欲欲是定空,依无瞋而瞋是定空,依光明想而惛眠是定空,依无散乱而掉举空定,依法决定而疑是空定,依智而无明定空,依胜喜而不欣喜是定空,依初静虑而[五]盖是定空,……乃至……依退转观而合现贪是定空。此是定空。

一〇

如何是断空?

依出离而欲欲令断是空,依无瞋而瞋令断是空,依光明想而惛眠令断是空,依无散乱而掉举令断是空,依法决定而疑令断是空,依智而无明令断是空,依胜喜而不欣喜令断是空,依初静虑而五盖令断是空……乃至……依阿罗汉道而一切烦恼令断是空。此是断空。

一一

如何是止灭空?

依出离而欲欲止灭是空,依无瞋而瞋止灭是空,依光明想而惛眠止灭是空,依无散乱而掉举止灭是空,依法决定而疑止灭是空,依智而无明止灭是空,依胜喜而不欣喜止灭是空,依初静虑而[五]盖止灭是空,……乃至……依阿罗汉道而一切烦恼止灭是空。此是止灭空。

一二

如何出离空?

依出离而欲欲出离是空,依无瞋而瞋出离是空,依光明想而惛眠出离是空,依无散乱而掉举出离是空,依法决定而疑出离是空,依智而无明出离是空,依胜喜而不欣喜出离是空,依初静虑而[五]盖出离是空……乃至……依阿罗汉道而一切烦恼出离是空。此是出离空。

一三

如何是内空?

于内之眼我、我所、常、坚固、恒、不易法是空,于内之耳……乃至……内之鼻[……]内之舌[……]内之身[……]内之意我、我所、常、坚固、恒、不易法亦是空。此是内空。

一四

如何是外空?

于外之色……乃至……于外之法我、我所、常、坚固、恒、不易法亦是空。此是外空。

一五

如何是俱空?

于内之眼、外之色我、我所、常、坚固、恒、不易法是俱空。于内之耳、外之声……乃至……内之鼻、外之香、[……]内之舌、外之味[……]内之身、外之所触[……]内之意、外之法我、我所、常、坚固、恒、不易法亦是俱空。此是俱空。

一六

如何是同分空?

六内处是同分空,六外处是同分空,六识身是同分空,六触身是同分空,六受身是同分空,六想身是同分空,六心身是同分空。此是同分空。

一七

如何是异分空?

于六内处而六外处是异分空,于六外处而六识身是异分空,于六识身而六触身是异分空。于六触身而六受身是异分空,于六受身而六想身是异分空,于六想身而六心身是异分空。此是异分空。

一八

如何是寻求空?

于寻求出离而欲欲是空,于寻求无瞋而瞋是空,于寻求光明想而惛眠是空,于寻求无散乱而掉举是空,于寻求法决定而疑是空,于寻求智而无明是空,于寻求胜喜而不欣喜是空,于寻求初静虑而[五]盖是空……乃至……于寻求阿罗汉道而一切烦恼是空。此是寻求空。

一九

如何是摄受空?

于摄受出离而欲欲是空,于摄受无瞋而瞋是空,于摄受光明想而惛眠是空,于摄受无散乱而掉举是空,于摄受法决定而疑是空,于摄受智而无明是空。于摄受胜解而不欣喜是空,于摄受初静虑而[五]盖是空……乃至……于摄受阿罗汉道而一切烦恼是空。此是摄受空。

二〇

如何是获得空?

于获得出离而欲欲是空,于获得无瞋而瞋是空,于获得光明想而惛眠是空,于获得无散乱而掉举是空,于获得法决定而疑是空,于获得智而无明是空,于获得胜喜而不欣喜是空,于获得初静虑而[五]盖是空……乃至……于获得阿罗汉道而一切烦恼是空。此是获得空。

二一

如何是通达空?

于通达出离而欲欲是空,于通达无瞋而瞋是空,于通达光明想而惛眠是空,于通达无散乱而掉举是空,于通达法决定而疑是空,于通达智而无明是空,于通达胜喜而不欣喜是空,于通达初静虑而[五]盖是空……乃至……于通达阿罗道而一切烦恼是空。此是通达空。

二二

如何是一性空、异性空?

欲欲是异性,出离是一性,若思出离一性者,欲欲是空。瞋是异性,无瞋是一性,若思无瞋一性者,瞋是空。惛眠异性,光明想一性,如思光明想一性则惛眠空。掉举异性[……乃至……]疑是异性[……乃至……]无明是异性[……乃至……]不欣喜是异性[……乃至……][五]盖是异性,初静虑是一性,若思初静虑一性者,[五]盖是空……乃至……一切烦恼是异性,阿罗汉道是一性,若思阿罗汉道一性者,一切烦恼是空。此是一性空、异性空。

二三

如何是忍空?

于出离忍而欲欲是空,于无瞋忍而瞋是空,于光明想忍而惛眠是空,于无散乱忍而掉举是空,于法决定忍而疑是空,于智忍而无明是空,于胜喜忍而不欣喜是空,于初静虑忍而[五]盖是空……乃至……于阿罗汉道忍而一切烦恼是空。此是忍空。

二四

如何是摄持空?

于摄持出离而欲欲是空,于摄持无瞋而瞋是空,于摄持光明想而惛眠是空,于摄持无散乱而掉举是空,于摄持法决定而疑是空,于摄持智而无明是空,于摄胜喜而不欣喜是空,于摄持初静虑而[五]盖是空……乃至……于摄持阿罗汉道而一切烦恼是空。如是是摄持空。

二五

如何是深解空?

于深解出离而欲欲是空,于深解无瞋而瞋是空,于深解光明想而惛眠是空,于深解无散乱而掉举是空,于深解法决定而疑是空,于深解智而无明是空,于深解胜喜而不欣喜是空,于深解初静虑而[五]盖是空……乃至……于深解阿罗汉道而一切烦恼是空。如是是深解空。

二六

正知者之流转永尽一切空中之胜义空者为如何耶?

于此处正知者依出离而永尽欲欲之流转,依无瞋永尽瞋之流转,依光明想而永尽惛眠之流转,依无散乱而永尽掉举之流转,依法决定而永尽疑之流转,依智而永尽无明之流转,依胜喜而永尽不欣喜之流转,依初静虑而永尽[五]盖之流转……乃至……依阿罗汉道而永尽一切烦恼之流转。

又正知者于无余涅槃般涅槃而永尽此之眼流转于他眼不生流转,永尽此之耳流转……乃至……鼻流转[……]舌流转[……]身流转[……]意流转,于他不生意流转。如是乃正知者之流转永尽是一切空中之胜义空。

此品2之嗢柁南:

俱存[论]与[四]谛[论]

慈[论]离欲[论]之五

无碍解[论]法轮[论]

出世间[论]与力[论]

空论最后而为十

此妙之第二部,是建立无等最妙之妙品。

注1 底本脱「想」。

2 底本udana为uddana之误。